高于婷 - 2009 英國海外參訪心得

高貓1.JPG
[參訪衛報時大家專注的樣子] 

    遊中學一直以來為政大科管的一大特色,今年6月底我們去了英國,焦點放在台灣最近新興的文創產業,16天的行程裡實際深入的學習英國是如何成為孕育文創產業的搖籃。
高貓2.JPG
[劍橋裡美麗的數字橋與康河] 

    要探討英國的文創產業為何如此龐大及成功、創意產業產值甚至是全歐洲第一,這之中創新中介機構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我們這次去參訪了Design Council、Culture Industries Development Agency(CIDA)、Engine等連接創意與市場的橋梁,在Engine我們看到只有30幾人的公司如何設計出獨特完善的服務流程以改善Virgin Atlantic Airline原先因繁雜check-in而造成的耗時問題。服務流程設計現已漸漸被全球企業重視,如何創造出有附加價值的產品以滿足顧客的需求的軟性實力更是掌握商機之關鍵,在參訪這些創新中介機構後我們深深體會這點,同時也反思台灣在將創意及技術推至商品化及市場化的過程中,這些銜接橋梁仍相當缺乏,這點也可以從人才培育面來看。在利物浦表演藝術學院(LIPA)裡我們看到對藝術全方位人才的培育,不僅僅是音樂、戲劇、美術等表演的專業技能,對於幕後像是行銷、製作及管理等專業人才的培訓也相當重視,聘請的師資也多是在市場上資深的工作者,使藝術能實際的與市場接軌。
    在企業參訪之餘,我們也參觀了相當多的博物館,英國很多博物館美術館都是免費的,而且有多國語言導覽的服務成功的傳播知識及普及化。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泰德美術館原由發電廠改建,裡頭除了有畢卡索、達利、莫內、安迪沃荷等大師級作品外,還有現代藝術的展覽及與市民互動的空間,孩子們能盡情的在廣場上玩,而牆上更是貼滿了遊客們畫的明信片,還有什麼地方能如此貼近民眾、讓人盡情揮灑創意而開心的玩呢?除此之外還走過大笨鐘、倫敦塔橋、遊泰晤士河,參觀古老的劍橋、牛津大學城,以及溫莎古堡、莎士比亞的故居、巨石陣等古蹟,也看了著名的歌劇-悲慘世界(現場看果然比DVD震撼多了!),貨真價實的體驗英國悠久濃厚的文化氣息。
高貓3.JPG 高貓4.JPG 
[Design Museum及溫莎古堡外大家充滿活力的跳躍]
    而其中我認為最難能可貴的,是和老師同學們及AMBA、EMBA學姐們交流的經驗。科管所最著名的就是充滿各式各樣不同背景的人,當大家聚在一起發表對企業或是參觀的心得時,可以用不同角度去看與你不同背景的人是如何觀察是件很有趣的事,老師們隨時丟出新問題來激發思考,而在英國念書的學長姐們也相當熱情的分享許多經驗及看法,每一次的討論都在拓展自己的視野,讓自己去學習接納多元化的新事物,也對自我定位有所反思。
    實地參訪誠為難能可貴的經驗,從前只能幻想徐志摩是以什麼樣的心情寫下再別康橋一詩,等真正踏進了劍橋,邊punting邊看著康河垂柳及感受古老學院濃厚的學術氣息,似乎也明白了,只有在那樣的環境才能孕育出源源不絕的創意與美感經驗,而忘不了的,是經過海德公園時偶然聽到Blur正在準備演唱會的驚喜雀躍,以及夜晚不經意的抬頭,那斑斕星輝點綴夜空使人沉醉…。
高貓5.JPG 
[處處都是學習的場所,海德公園中的移動教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rT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