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科管所 推甄 口試、備審資料心得分享

分享者:薛稚蓁 台灣大學 國際企業系

mimi.jpg



      推甄生的優勢是你可以很早就規劃好時程、然後從容的準備,但是我是屬於突然決定、立即開工的那型,因此有效率的蒐集整理資料與時程規劃,是我覺得我能順利推甄上的關鍵!以下我用時間順序來述說:

※開工!備審資料截止日前一個月:想要用推甄上的同學,一定要非常清楚知道自己的目標與個人特色,然後思考什麼樣的方式最能呈現自己的獨特性,你可以從名人演講、產品發表會等活動去觀摩與構思,將原本制式的排版編輯或是文章排列用更具有獨特性與邏輯性去呈現。而準備備審資料時相信大家對於科管領域應該都還是一知半解,因此從網站上去了解、並看看別的學校科管所有什麼不同,以及開始培養自己對科技管理資訊的敏感度。當備審資料準備到一定程序時,會面臨找教授寫推薦信的關卡,我非常建議大家在找教授寫推薦信時一併附上當時完成的備審資料,因為教授可以即時給你建議及指導,這樣你還有時間修正得更好,我那時就被一個教授說:「我看完你的自傳,我覺得我找不到這個所非要你不可的理由,因此若是我不會錄取你」,那時聽完真是一大打擊!但是教授從一個小的舉例來點醒我的問題,譬如說:「你要推甄政大科管,你究竟了解它與其他科管所的差別在哪嗎?」你可以從學校環境、圖書館館藏、所上提供資源等非常具體的去描述,就是切忌不要只說些形容詞像是「很好」、「很吸引人」、「很有希望的系所」等,而是要別人看出你真的研究過、真的了解,我們就是要你這種人!所以將備審資料請學長姐或是教授審閱是很重要的!

※備審資料截止日前一星期:這時候可能備審資料已經準備的差不多即將送印,接下來不管第一階段結果公布了沒,應該都要開始做些面試的準備(因為公布第一階段到面試只有一個星期的時間),而此時可以多看相關雜誌與文章報導,而我認為研究所推甄與大學推甄最大的不同在於,大學推甄時教授看的是你的淺力與對這系的熱情,而研究所看的是你獨特的見解與個人特色,因此當你看到一篇文章或是一個論點,你要試著去提出你自己的想法,並非只是看到、讀過而已。

※面試前:我覺得多準備面試的問題是有幫助面試時的對答,從網路上都可以看到考古面試題或是一般面試常問問題,當然不會運氣好到問到都一樣,但是準備這些常見題目可以幫助你回答問題時的思考邏輯與反應能力。模擬面試也是相當重要,找同樣推甄商管的同學一起互相練習面試,你可以從別人的對答中反省自己還有沒有哪裡可以修正與加強,而也可以同時練習回答不是你所準備過的題目。我覺得面試準備最重要的關鍵就是你要練習說出口,用想的跟用說的絕對不一樣,而順暢的表達想法是需要練習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rT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