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文化創意產業」企業學術參訪   心得分享
政大科管所97級 參訪規劃負責人 吳彥輝

Engine 報告.jpg  

 政大科管所每年都會舉辦海外的企業學術參訪。一直以來,這也是所上師長要我們科管所學生培養「做中學」與「遊中學」的具體實踐。 當然今年也不例外囉!

 由於近年來「文化創意產業」盛行,商業競爭的方式從原本的科技掛帥的硬實力,轉變為以軟性的美學、創意與創新共同領頭的經濟價值模式為主。台灣政府今年也將文化創意產
業列入發展重點;再者,由於英國在「文化創意產業」耕耘相當深厚,有很多我們可以學習借鏡的地方,所以今年我們決定從更接近生活態度的文化創意出發,以「文化創意產業」為主軸,前往英國做這次的企業學術參訪。

 政大科管所歷年來的海外企業學術參訪都是由學生組成籌劃小組負責規劃籌辦,老師會在一旁協助指導並給予資源讓我們運用。這樣的機會非常難能可貴,對於沒有去過歐洲的我
也是滿懷開心愉悅的期待,因此我便欣然的接下籌劃小組的組長一職。我們籌劃小組共有四位同學:思妤、佳玉、承陸和我,在規劃開始起步後,我們也漸漸開始體會到規劃一次海外參訪是多麼的不簡單,就如同溫肇東老師說的:「只要辦完這次參訪,同學們以後也都可以開旅行社了!」

 整個籌辦的過程,從三月底開始,我們就和師長以及旅行社做初步的規劃,決定參訪主題,並且決定擴大舉辦層級,開放AMBA和EMBA同學的參與。到了四月,老師和我們同學
對於想要參訪的企業一併提出,並且在多次開會後確定大部分的景點與企業。很快地時間到了五月,在這過程中間不知道開了多少次會,參訪行程因為各種因素不知道做了多少次的調整;在和學校其他同學討論課業後,不知道我們又在教室留下來多少次,看著地圖與網站,做籌劃小組內部的討論與路線規劃;在六月時不知道有多少個夜晚,我們和期末報告與期末考一邊奮鬥,一邊準備英國參訪的事宜;出發後,每晚當同學已呼呼大睡,我們卻仍挑燈夜戰,與導遊Joyce和陳大哥一同確認明天的行程,並且因應現況做適度的彈性調整;回國後,成果發表會的籌辦與規劃也是密切進行,並沒有因為暑假的到來而懈怠,發表會場地目前也預計在政大國際會議廳大規模舉辦。老實說,規劃的過程雖然很辛苦,但是我相信我們學到的絕對比如果只有單純參與行程還要多更多。

Fitzwilliam College.JPG 

 非常謝謝蕭瑞麟老師提供我們在英國劍橋的正威學長聯繫方式和出發前莎劇的導聆,讓我們在劍橋的行程在和學長溝通聯繫後得以這麼的在地化,在英國欣賞的兩齣莎劇也因此比
較清楚了解劇情。也很謝謝溫肇東老師的兒子Jimi充當我們在牛津和倫敦的地陪,讓我們更深入了解了英國當地的文化。謝謝吳豐祥老師在百忙之中還要抽空和同學們一同參與參訪行程,並且提供很多寶貴的想法給同學思考。謝謝許牧彥老師從在英國的第一天就充當我們的褓姆,非常照顧我們。謝謝張寶芳老師在參訪過程中間和我們分享了很多專業的知識,讓我們得以更精確的角度去看問題。當然這段期間最要感謝溫肇東老師,因為老師總是一直在旁邊幫助我們很多,不僅幫忙聯絡很多企業,也帶我們去駐台英國文化協會一同向對方請益,提供給我們很多的學習機會;有時候早上我們甚至都會接到老師對於行程安排的細心電話叮嚀。老師告訴我們很多事情都可以去設想該有的情境,並且把他當作一個專案去處理。例如我們這次遇到H1N1的危機,後來我們也擬出一份危機預防與處理的SOP,而這份嚴謹的SOP也成為後來該旅行社作為其他旅行團該有的因應對策。又如這次參訪的其中一間公司「Engine Service Design」,他們要求我們向他們做一份參訪團介紹的簡報,身為活動負責人的我也就責無旁貸的接下這個任務,代表科管所完成了我生平地一次向外國人的英文簡報。這些特殊的機會提供,我想也只有我們政大科管所才會擁有,當然也只有我們才有機會去把握這樣的學習。因為我們是與眾不同的MBA,我們擁有的學習環境不是只有政大完善的師資與進步的硬體設備,我們更擁有科管所特有的學習情境與非常關心我們的老師。

 感謝老師和所有參與這次活動的同學,透過規劃這次的英國企業學術參訪,我得到的不僅只有英國多采多姿的回憶,更學到了處理事情時應該有的正確方法與態度,也看到了我們
政大科管所擁有相當厚實的學長姐資源可以讓我們請益。另外由於此次AMBA和EMBA同學一同的參與,所以我也認識了不少產業界前輩與先進,並且和他們成為好朋友,我想這些人
脈的拓展是一輩子受用無窮的。謝謝政大科管所讓我有這樣的機會成長與蛻變!

大英博物館裡面的希臘神廟遺址.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rT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